诈骗判缓刑的几率

#医疗纠纷更新时间:2025-03-06 11:41:06 104人浏览
陆卫红律师
陆卫红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建筑工程、征地拆迁
一、诈骗判缓刑的几率  诈骗判缓刑的几率要看犯罪的情节是否严重与轻微,看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申请缓刑的适用条件,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于再危害社会的。  同时,要想申请缓刑,要同时满足犯罪分子不是累犯这一条件,因为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很大的再犯可能性,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即使累犯满足以上条件,也不得适用缓刑。  因此,诈骗罪判处缓刑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件具体分析。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4..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三、诈骗的犯罪构成要件  诈骗有以下四个犯罪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3.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中国刑事律师网提醒,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4.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即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该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财产处分,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
咨询
包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华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傅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寿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于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黄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叶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刁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党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精选咨询律师排行榜